首页 > 报考资讯 > 正文

超全干货!教育学考研最新趋势分析——333和311该怎么选?

2024-09-24 04:00:41 | 顶峰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超全干货!教育学考研最新趋势分析——333和311该怎么选?相关的问题,今天,顶峰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超全干货!教育学考研最新趋势分析——333和311该怎么选?

超全干货!教育学考研最新趋势分析——333和311该怎么选?

24考研教育综合333统考后发布了新大纲其中新增了一些311的内容那333可以完全等同311吗?教育学学硕和专硕又该如何选择?

1

培养目标不同

学硕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专硕则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如工程师、医生、教师、律师、会计师等。

2

培养方式不同

学硕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学习;专硕则更加关注与职业需求相关的应用知识,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

3

报考条件不同

学硕的报考条件相对一致,基本要求根据教育部每年发布的全国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基本只要具有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力)都可以报告;专硕中多数报考要求和学硕相同,但部分学校部分专业,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教育管理等则会要求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一般为3年以上。

4

招生专业不同

专硕的招生方向比较有针对性,有金融、教育、建筑、工程等48个专业类别;学硕招生涵盖范围非常广,招生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等13大学科,及其下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涵盖所有的专业方向。

5

调剂要求不同

考生调剂的基本条件是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学硕的考试科目一般可以涵盖专硕的初试科目或者达到专硕的考试难度,因此调剂一般为学硕向专硕调剂。专硕的考试科目和考试难度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调剂到学硕的可能性。即,学术硕士可以调剂到专业硕士,但专业硕士不能调剂到学术硕士。

6

考试难度不同

对于大部分专业来说,专业硕士较学术硕士难度略低。比如多数专业硕士公共课英语科目多考英语二,难度相对较小;而学术硕士公共课英语科目考英语难度比较大。

7

导师制度不同

学硕一般实行单导师制,主要是对研究生进行课程教学、课题研究指导与学位论文指导。专硕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建议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到培养的各个环节,校内导师以教授理论知识、学术指导为主,而校外导师则以培养技能、指导实践为主。

8

学位论文不同

专业硕士的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形式可多种多样。鼓励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学术硕士的学位论文,强调科学理论研究与原创学术创新,形式相对传统,一般为学术性论文。

9

读博方式不同

专业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若进行考博,需要具体咨询招生单位了解相关政策。学术硕士,若是自己的导师是博导的话,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考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

同学们可以从以下2个角度来考虑311和333的选择:

未来就业取向

■ 学硕

• 研究类:教育研究机构或研究所、高校教师、高职教师

• 图书类:图书馆、出版社、图书出版公司

• 学校类:心理咨询老师、行政老师、高校辅导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

• 培训类:培训机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

• 公务员类:政府部门、教育部门

• 交叉领域:教育媒体、教育产品、教育节目、教育技术

■ 专硕

• 基础教育教师:幼儿教师、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教师

• 教育管理人才

• 教育技术人才

考试难度

从考试内容来说,教育专硕确实会相对简单一点。专硕的333教育综合与学硕的教育学综合相比显然是要简单一点。但是,专硕有两门专业课,两门课加起来后和311的难度对比是差不多的。

从分数线来说,二者之间的分数线是一样高的。

从录取和报考人数的角度,专硕招生人数多,报考人数也多;学硕报考人数相对少,但招生人数更少。

因此综合来看,很那说两者到底谁比谁难度大。

对于跨考生

对跨考生来说,学硕比较友好。

像我们教育硕士,学科物理、数学、语文、英语很多都限定本专业的学硕才能报考。即使不限制,在复试的时候,有些院校的老师可能会更偏向本专业背景的学生。

如果你能报考成功,跨专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在就业的时候,各地的招聘可能会限制学科背景。

从政策文件和历年招生数据来看,学硕缩招,扩大专硕招生比例确实已经是大势所趋。

2022年9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我国专业学位硕上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60%,正大力推进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招生比例达到14.4%。要知道,2009年时专硕占比才只有15.9%,短短十几年,专硕的招生比例就翻了将近4倍,占据了绝对优势。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就提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超过研究生招生总量一半, 到2025年,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为什么会限制专业?

变动不是今年突然才有的,之前就释放了相关的信息,根据2020年发布的相关文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就已经透露出专硕方面会提升培养质量,相对应的肯定会提高毕业和准入要求。这几年一些院校的教育硕士也开始陆续限定本科专业,比如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科语文和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科英语以及海南师范大学诸多教育硕士方向对于本科专业的限制。

限制的范围如何

我报考的院校会限制吗?

培养院校应结合所在地区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本校的学科特色,依据本指导性培养方案,分别制定各专业领域和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

如果目标院校执行了该政策,该如何应对?

情况一:目标院校执行了这一政策,我还是可以报考

情况二:目标院校执行了这一政策,我不能报考了

应对措施1:看看你这个专业,是否能报考其他学校的细分方向;如果可以,再看一些可选的院校里面,哪个专业二的考察和你之前的科目差不太多的。

应对措施2:换到同类型的学硕专业,比如考学科英语的且专业二中语言学或者文学占了比较大比重的,可以考虑英语学硕对应的英美文学或者语言学及其应用语言学方向;当然如果之前教育综合333学得不错,学硕311也可以考虑。只是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虽然可能知识框架差不多,但是学硕对于知识考察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要远大于对应教育硕士的专业二。要奋力赶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超全干货!教育学考研最新趋势分析——333和311该怎么选?

专硕将成为未来考研主流,为什么专硕更受欢迎?

专硕成为考研主流,主要是因为专硕更加简单,考上的概率更大,而且之前很多专硕只需要学两年即可。

近年来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专业硕士的招生培养规模正稳步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扩大到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专硕将成未来考研主流。据统计,2009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在硕士招生总人数中的占比仅为15.9%,其后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20年专硕招生人数占比已超60%。

据统计,2009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在硕士招生总人数中的占比仅为15.9%,其后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20年专硕招生人数占比已超过60%,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进一步明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以往,专业硕士的学制大多是两年,或者两年半,但是近年来,已陆续有不少高校对专硕学制进行了调整,延长至3年。

今年,又有多所高校做了类似调整。

今年,有多所高校宣布将其专硕招生专业学制延长到3年。从2023年起,海南师范大学的教育、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将由2年调整为3年;河南大学的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南京师范大学的国际商务、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4个专业学位的学制,也都拟由之前的2年更改为3年。

专硕不是“次等学位”,不是降低标准、随便糊弄就可以速成的学位。如果为了“赶进度”,而在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资源都不完备的情况下硬生生扩大专硕的招生,就不免会使公众对专硕的印象陷入“培养雷同”“降分录取”的沼泽。 顶峰网

建议:无论你是选择专硕还是学硕,都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应该从自身的未来目标需求出发,如果将来自己确实有读博,继续进行科研的打算,应该首选学术型硕士,如果对于读博的要求并不那么明显,而是希望硕士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那么可以更多的考虑专业型硕士。

超全干货!教育学考研最新趋势分析——333和311该怎么选?

2025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考研干货(含经验)分享

顶峰网(https://www.dfxinl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5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考研干货(含经验)分享的相关内容。

一、报录比及复录比

一般复录比按照1:1.2进行控制,但实际招录过程中仍有一定差异。

二、学制学费及奖学金

1、学硕与专硕:西南交大学硕和专硕没有特别大的区别,都有奖学金和助学金,学费不同。专硕有实习,学硕经过导师推荐可以直接读博士,专硕读博则需要考试。有导师带的专硕毕业可以不用发表论文,学硕要毕业是必须要写论文的,就业没有差别,单位都认可。

专硕一般考的是英语二,数学二。学硕考的是英语一,数学一,总体比专硕考的多,难易程度相对比较难,两者专业课均为924《信号与系统》。

2、学费:学硕8000元/年,专硕15000元/年,学制3年

3、奖学金:一等0.9万元/学年;二等0.6万元/学年;三等0.3万元/学年。

4、研究生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每年发放12个月,发放标准为500元/月。

5、硕士生“三助”助学金,用于资助硕士生从事“助教、助研、助管”工作。

“助教”岗位酬金不超过500元/月,每周实际教学工作量不低于6个学时;“助管”岗位酬金不超过450元/月,原则上每月工作量为30-36小时。

三、考试内容

1、初试:《信号与系统》(SIGNALS &SYSTEMS)第2版(second Edition),刘树棠译(ALANV.OPPENHEI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SBN7-5605-0970-3/TN.53)

2、复试:复试要对考生的既往学业情况、外语听说交流能力、专业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和一贯表现等进行全面考查,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外语听说能力、专业素质和能力,综合素质及能力。考核形式主要为随机抽题作答及专家提问。

拟录取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成绩×40%

四、分数线

五、录取情况

1、电路与系统:7人进入复试,5人录取,复录比为1.4:1。录取最高分为361分,最低分为283分。

2、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8人进入复试,5人录取,复录比为1.6:1。录取最高分为450分,最低分为319分。

3、信息与通信工程:52人进入复试,39人录取,复录比为1.33:1。录取最高分为430分,最低分为355分。

4、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7人进入复试,5人录取,复录比为1.4:1。录取最高分为386分,最低分为340分。

5、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30人进入复试,22人录取,复录比为1.36:1。录取最高分为392分,最低分为299分。

6、网络空间安全:4人进入复试,3人录取,复录比为1.33:1。录取最高分为344分,最低分为318分。

7、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6人进入复试,4人录取,复录比为1.5:1。录取最高分为386分,最低分为335分。

8、通信工程:57人进入复试,34人录取,复录比为1.67:1。录取最高分为416分,最低分为307分(少干计划)。

9、集成电路:28人进入复试,14人录取,复录比2:1。录取最高分424分,最低分为346分。

10、计算机技术:24人进入复试,14人录取,复录比为1.71:1。录取最高分为414分,最低分为352分。

11、控制工程:11人进入复试,6人录取,复录比为1.83:1。录取最高分为410分,最低分为345分。

12、光电信息工程:12人进入复试,10人录取,复录比为1.2:1。录取最高分为343分,最低分为277分。

13、人工智能:14人进入复试,9人录取,复录比为1.55:1。录取最高分406分,最低分为344分。

14、网络与信息安全:3人进入复试,2人录取,复录比1.5:1。录取最高分为365分,最低分为364分。

15、交通运输:58人进入复试,38人录取,复录比为1.53:1。录取最高分415分,最低分为302分(少干计划)

六、专业课资料与辅导

1、初试资料:纸质版包括924信号与系统复习宝典(复习大纲+考点总结+配套练习)、2000-2024年924信号与系统考研初试真题及解析、924信号与系统复习题库;电子版包括信号与系统复习视频+课件+复习题+期末试题等等

2、复试资料:面试问答总结+常规问答总结+英文问题+复试流程。

3、专业课辅导:一对一辅导班、一对多辅导班。

提醒:有需要报辅导同学可以联系学长QQ1422363214。欢迎加入西南交通大学通信考研QQ群554834333。

七、考研经验分享

(1)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从六月份开始复习,基础差的同学从4月份开始复习,首先是熟悉教材,尽快把课后习题做一下打好基础,基础阶段要注重知识全面性。

(2)强化阶段从8月中旬开始,结合考研初试资料里面的复习宝典+历年真题解析+复习题库反复练习,把知识巩固到位,尤其真题里面涉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精准掌握。在做题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做笔记,易错题要归纳总结。

(3)十月底开始进入冲刺复习阶段,把自己总结的易错题目拿出来反复专研,查漏补缺。可以把最新期末试题拿来做做,也可以看看其他高校信号考研真题。

(4)考前要回归教材与真题,记公式,保持做题状态。

以上就是顶峰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顶峰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顶峰网:www.dfxinl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超全干货!教育学考研最新趋势分析——333和311该怎么选?”相关推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