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9 15:18:19 | 顶峰网
哪些专业考研容易如下:
1、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的录取率排在第一,主要还是因为这个专业各大高校基本都有开设,所以考生的选择权多,不像有些冷门专业虽然部分高校实力强,精度高,可却不扩招。
2、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
其实汉语言专业一直都是各大院校考研最火热的专业,也是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很多别的专业都跨专业考该专业的研究生。当然该专业比较好的大学有不少,其中比较好考的有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以及辽宁大学等。
3、行政管理: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4、新闻学专业:
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新闻单位,如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或省、市级新闻单位,也可在广告公司、网络公司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策划、文案、宣传、公关、信息咨询或文秘工作。
5、广播电视新闻学:
考研毕业生可以在广播电视系统和其他新闻单位从事编辑、记者、新闻评论等工作。广播电视新闻学属于非艺术类招生,历年来分数线都比较高,招生人数不少,报考的人数也比较多,竞争很激烈。
6、广告学:
目前政府对出版发行支持力度很大,一是沿袭了历来重视文化的传统,二是目前国—内人均购书额较低,市场潜力很大,还需要政府和出版界进一步挖掘。如果你有这方面的能力和兴趣,应该毫不犹豫地报考这个专业。
顶峰网(https://www.dfxinl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请问如果跨专业考研的话,哪个专业好考一些。的相关内容。
1、新闻传播学
一个耐人寻味的数字:新闻传播学以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3.8%,高居所有专业中的第30位,高于平均就业率91.5%。但是,毕业三年内职业转换率高的本科专业,新闻学以42%高居第2。也就是说,虽然新闻传播学的毕业生找工作比较容易,但在三年内,有近半数选择离开这个行业了。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新闻行业越来越需要各种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的毕业生,着力培养专家型的记者。
传统新闻学专业学生虽然新闻功底扎实,但缺乏跨行业的专业知识。因此,新闻专业也是在众多跨考专业中,为数不多的跨专业考生比科班考生更有优势的专业。
2、法律硕士
研究生只招收非法律专业本科生,因此法律硕士可谓是最纯粹的跨裂郑考军团。除去个人爱好和就业等因素,考生热衷报考法律硕士的原因很简单:不考数学。如果本科学的是外语,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同时,法律硕士是全国统考,教育部统一出题,有统一的参考教材,所以无论考哪个学校,复习方法以及参考书都一样,直接打消了跨专业考生的最大顾虑。在各专业考研中体现了难能可贵的公平性。
3、市场营销
这是一个矛盾的专业。在各大招聘会上,市场营销人才始终是最紧缺的,但它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却达不到全国所有专业平均水准,同时它是为数不多的考生“跨进来”和“跨出去”(读研转变专业的比例达63%)都热门的专业,也就是说,学市场营销的没做市场没做营销,没学的反而要报考。
集合了诸多矛盾点的专业,最核心的问题是,你想成为何种程度的市场营销人才。如果从事低层次的营销工作,只是单纯地执行公司的营销战略与策略,比如销售工作,并不需要考研,甚至不需要本科是市场营销。
如果从事营销工作层次高、会影响到企业营销决策的工作,例如专业市场研究,需要统计分析能力、策划能力、审美能力等达到较高的层次,那就需要考研。
4、翻译硕士
教育部颁布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提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由此可见,翻译硕士除了需要语言和翻译两方面的技能,还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国家鼓励非外语专业学生报考也是出于这个考虑。翻译硕士注重实践,如果具有复合专业背景,在遇到相关行业翻译时就具备外语专业学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翻译工作绝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要注重各个领域翻译的专业性。
5、会计硕士
会计应该是跨专业人数最多的专业,其中报考MPAcc(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数占了近一半。考生的本科专业大多为统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及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度并不算大。
自2012年会计硕士改革试行以来,会计硕士一直保持着稳中有增的态势。作为研究生培养的趋势,专业硕士将会进一步扩招,像会计硕士这类注重实务的专业也会继续热下去。 顶峰网
虽然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专业性也较强,但和金融学前源老相比,它更偏向于一种“工具”,涉及分析层面的内容没有金融那么深,对于经管类专业考生,或是本科阶段开设高数课程的考生来说,跨专业考研还是比较容易成功的。
6、金融学
跨专业报考金融学的考生比例几乎和考会计硕士的相同。最大的区别是,报考金融学的学生中,理工科背景的人数比报考会计硕士的多得多,非理工背景的仅占两成。
金融学是理工科考生经常会选择的专业。他们跨考金融专业的优势,首先在于逻辑思维优势、数学建模能力。
现在备考和在读的金融研究生也有很多是跨专业的,导师们非常欢迎这些跨专业学生。有些金融分析机构招聘时指明要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他们要的就是工科严谨理性的思维。
7、工商管理硕士
工商管理连续数年成为报考专业的第一名,可见其热门程度。工商管理专硕(MBA)需要本科3年专科5年的工作经验,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但是MBA的学费也是出了名的高,工商管理学硕士可以招收应届毕业生的,但是更偏向于学术理论方向培养。
8、哲学硕士
哲学专业,看起来很佛系,它是考研成功率很高的一个专业,考试内容相对慧升比较简单,纯属背诵内容,对专业也没有特殊的要求,对于想考上名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问题来了,很多学生疑惑,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能干嘛呢,其实主要是当老师或者考公务员,也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方向。
以上就是顶峰网为大家带来的哪些专业考研容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顶峰网:www.dfxinli.com美术类考研哪些专业和学校容易考? 这些专业比较好考,国画专业,油画专业,版画专业,雕塑专业, 公共艺术 ,工艺美术。美术类研究生是否好考取决于报考什么学校。名校不好考,普通学校相对好考。 考研的难度和报考学校的名气(层次)以及所处的城市相关,因为报考生源不同。考研难度也是相对不同的人而言。基础好并且备考充分就好考,否则就不好考,因为考研是比实力和分数。 扩展资料: 美术生
经济学专业跨专业考研考哪些专业比较容易 经济学专业跨考哪些专业冲搜比较容易,这个问题的散颂历答案并不是非常确定,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但是一般来说,以下几类专业可能相对更容易: 1.管理学类:管理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 2.统计学类:统计学、应用统计等。 3.金融与保险类:金融工程、保险精算等。 4.法律类:法律硕士(LLM)等。 以上四种专业与经济学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和
考研最容易考上的十大专业哪些专业比较好 考研的专业很广泛,其中容易考上的专业有金融学,农学,生物医学工程,心理健康教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计算机与应用,广播电视新闻学,哲学,风景园林等。这些专业不仅容易,而且就业前景很不错,考生可以放心报考。 考研容易考的十大专业 1、金融学 金融学是理工科考生经常会选择的专业。他们跨考金融专业的优势,首先在于逻辑思维优势、数学建模能力--现在热卖的基
思政类考研哪个专业容易 思政类考研中,哲学专业被认为相对较为容易。哲学方向是该领域中常见的考研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选择这一方向的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哲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独立思考和逻辑分析能力,这有助于他们在哲学研究和教学方面取得成功。 具体而言,哲学专业的学生会接触到多种哲学理论和思想流派。他们需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同
现在生物医学工程跨专业考研转考些哪些专业比较容易 可以考计算机类的研究生,比较好找工作,就业比较好。难度相对也不是那么大。 近五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 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继续呈递增趋势。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增加3
考研最容易考上的十大专业有哪些什么专业前景好? 想要报考研究生的考生可以选择好考的专业进行报考,比如工商管理专业、化工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进行报考。 十大最简单考研专业 金融学 金融学是理工科考生经常会选择的专业。他们跨考金融专业的优势,首先在于逻辑思维优势、数学建模能力--现在热卖的基金产品、理财工具、余额宝、百发等,都是建立在数
在职研究生最容易考过的专业 管理类联考无疑是最容易考过的专业。 MBA——专门教授企业管理方法的学课,以实现企业盈利为目的。 【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历者。 b) 已获硕士、
党校研究生哪个专业容易考上? 党校研究生比较容易考上的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 考党校的难度系数: 党校系统的研究生,除了中央党校难度比较大,其他省委党校上岸难度都不大。由于省委党校知名度低,报考人数一般比较少,普遍存在一志愿招不满的情况,只要初试过了,复试不是太离谱,一般是不会刷的。 对于只想要上岸的同学来说,可以作为第一志愿报考。 关于调剂,省委党校的调剂还是
2023-10-23 02:52:25
2023-10-06 00:28:11
2023-09-19 07:34:50
2024-11-06 21:32:08
2024-03-06 22:18:31
2024-03-06 13: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