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考资讯 > 正文

太原理工大学力学专业考研分享?(考研冲刺:良好的备考状态让你复习效果更上一层楼?)

2024-10-31 01:45:31 | 顶峰网

今天顶峰网小编整理了太原理工大学力学专业考研分享?(考研冲刺:良好的备考状态让你复习效果更上一层楼?)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太原理工大学力学专业考研分享?(考研冲刺:良好的备考状态让你复习效果更上一层楼?)

太原理工大学力学专业考研分享?

太原理工大学力学专业考研分享

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1)首先要明白一点,考研选择大于努力,这是真的,你可能没经历过和我当初一样对这句话有所怀疑,但是我经历过并且录取了之后,才真的明白了这句话。选对了学校和专业首先就是降低了你考不上的风险,其次就是让你的学校配得上你的努力,就比如我的分数虽然比我两个舍友要低一点,但是我的学校却比他们好一个等级,这就是选择的作用,当然,倘若我对自己的实力错估了,去报了一个更热门的学校,那我一定就考不上了。此时我将面临的就是同辈已经走进人生新征程自己却在原地踏步,这巨大的落差感真的很要命。所以说选对了学校和专业就是成功的开始。

考研院校选择首先要根据自己情况来定,自己学习刻苦比较自律的话可以冲一下好学校,但是如果连玩手机都控制不住就不要太好高骛远,因为考不上的代价真的不小,比如我,讲实话我本科是个双非,虽然也算是双非里数得上号的,但是我成绩又一般,所以我选学校没有太激进,基本就没有考虑985了,所以从本专业排名比较靠前的211里选一个。首先力学最好的211肯定是南航这没跑,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所是“力学”最强也是最火的211了,其专业排名确实强于一众 985,但是也因此,考的该学校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在我们班就有好几个,而且还都是平时成绩靠前的好手,所以我决定避其锋芒选择了仅在南航之下的“太原理工大学”,就结果而言这个选择无疑是明智的,因为要是我报了南航,我指定是考不上了实事求是的讲。所以说选择学校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要学会“欺软怕硬”。

(2)关于专业选择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最好就是和你本科一致或者联系紧密,比如你本科工程力学考研就可以考土木工程,最好就不要大跨专业,因为你本科开始的阶段学校给了你转专业的机会,那个时候才是你换专业的最好时机,结果你早不换非要学了四年之后换,总的来说就是非常的亏,即使你四年学的东西不多,但要命的是你对其它的专业了解太少。举个例子,我舍友就是觉得我们本专业太难太累去跨考管理了,结果当然是落榜了,但是它的分数是很高的,如果拿到我们本专业,不说热门985,上一个211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管理类真的太热门,考生们分数都很高,而且跨考的话专业课问题也很大,结果就是只能选择二战,花钱花时间还面对巨大压力。这与我们“欺软怕硬”的宗旨是不符的,所以说我们尽量要避免这种情况,也不是说一定不让你换,你真的讨厌本科专业可以咬牙换,但是你就得考虑失败的后果了。

(3)关于太原理工大学力学专业的考研情况近两年的变化是很大的,当然这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首先2020年的时候专业课考题是十分简单的,拿给我做的话130分是没有问题的。结果我也因此轻敌了,2021年力学专业课难度骤增,从分析到计算的量都得到了巨大提高,可能是因为2020年的题太简单被领导指摘,所以这次巨变导致说专业课考80分都算高分,另外太原理工大学的真题是不对外公布的,只有我们内部学生有,所以我们一般考生不要去纠结真题,我们该做的是要扎实基础,练好自己的本事,以不变应万变。

关于报录比,2021年跟2020年比较来看,招收的人数总体上没有太大变化,略微少了一些,而且增加了10个推免人数,所以说对于统考的考生来说稍微增加了一点点压力,不过问题不算太大,只要坚定目标踏实努力是一定不会有大问题的。另外太原理工大学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它很保护第一志愿,是第一志愿的考生复试完并且确定录取结果后,调剂的同学才开始复试,这点真的很棒,比某些211强多了。所以说报录问题不是考太原理工大学的同学需要关心的问题。

初试: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以下可任选一组:

③301 数学一④812材料力学、805机械原理、801结构力学、802流体力学任选一;

③610 数学分析④813高等代数

复试:理论力学

参考书目:

思想政治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数学一:

高等数学同济版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英语一:

词汇书(恋恋有词、词根词缀记忆法均可)

英语一黄皮书

写作模板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戴宏亮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二、初试复习经验

(1)考研英语:英语整体来说就是分为5部分。完型、篇章阅读、新题型、翻译和大小作文。

总分100,分值分别是:10、40、10、10、10、20。

4—6月,基础阶段,这个阶段主攻单词和长难句。《恋练有词》配合朱伟老师的视频,把单词过1~2遍。同时在听视频的时候要记得记笔记,朱伟时常会补充一些额外的单词,一定都要记在书上。他教的一些关于词根词缀的记忆法个人认为也是很不错的。长难句在这个阶段就是弄明白句子的结构,知道怎么拆分就好。

7—8月,主攻阅读。这个阶段真题可以拿出来了,主刷阅读。结合网课的方法,自己到题目中来进行实践。这个阶段的文章一定要精读。不用计时,不用看正确率。而是要确定自己能够理解不同类型的题目套路,然后做题的时候能够让自己有一个逻辑。哪怕一天只做一篇阅读都是可以的。阅读先看题目,带着题目再去读文章,更容易定位。记得预留几年的最新真题,最后用来计时练习。

9—10月,查漏补缺。2刷阅读;翻译、新题型也可以开始了。翻译其实经过前面长难句和阅读的洗礼,多少是会有点感觉的了。这里也是有技巧的,要记得句子的拆分,具体的请仔细研究张剑黄皮书里的给分技巧。基本上是一个句子有4个点,每个点0.5分,所以实在太难的句子你不需要都翻译出来,按照答分点照样会有一半的分。新题型就像上面说的,看老师分析,自己实战。因为新题型的题目很少,所以建议多刷几遍,争取把为什么这样搭配or选择的原因都弄懂。

11—12月,巩固+作文。这个阶段就是作文是大头了。死背王江涛《写作高分》就对了,大小各十篇,反复背,然后默写。然后可以试着计时写一整张卷子了。作文一个星期练一到两篇,找个人互相批改,效果会更好。

(2)考研数学:虽然在22考研中是一个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回顾数学学习过程有很多不足,可以更好的学习方法。首先数学学习一定要尽早开始,特别是数一的同学。数学知识点多难度大,大家在数学中投入的时间一定要多。数学学习中很多同学们都有一个误区,看完学习视频后,做的题很少,也不及时回顾。数学学习我觉得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是在学习完一部分,及时进行复习。比如我们学习完高数知识后,在每天开始学习线代或者概率论之前可以做一套真题中的高数内容,做错的题或者遗忘的知识点及时复习。这样在一轮复习结束之后,整个数学的知识点就基本记忆完成了。

数学成绩提高最快的时候是在最后一个月,疯狂的刷模拟卷子,每天一张数学卷子,保持自己的手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错的题一定要弄懂,背后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一定要记忆,一定要弄懂。推荐给大家一个背诵知识点的方法,每天做之前内容题中的错误中知识点用一个本记录下来,每天背一背,手写一下。数学最后再强调一点,题一定要多多刷,并且错题一定要弄懂。

注意,数学最重要的就是基础知识,因为你只要基础足够好,数学分数一定不会太低,千万不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偏题怪题上面,这就属于舍本逐末了,是万万要不得的。其次数学要考高分就是得多做题,学到了知识就去实践,学会知识的运用。做题也要讲究吸收,一道题做完,要明白用的是什么知识,怎么用的,千万不要过度依赖答案,遇到一点不会的就去看答案而不是动脑思考钻研,这样的话收获是很低的,印象浅下次遇到大概率还是不会。这样知识掌握了,学会运用了,能够独立思考解题了,等你到考场上一定会镇定自若,考出该有的成绩。

(3)关于考研政治,有两种方案,一是从现在就开始对知识点进行记忆,每天都记忆背诵一部分,这样长期积累的话在后期做选择题的正确率会高不少,但是这样付出的时间比较多,而对考研总分的提升不是特别的大,这方案适合肯于付出较多时间精益求精的同学。第二个方案是依赖我们肖老的八套卷四套卷了,这不用我说懂的都懂,肖秀荣是真的神。此方案是让我们在政治上花费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多的分数,具体如何做选择各位同学自行决定。

(4)太原理工大学初试的专业课可以说是很单纯了,其范围就是哈工大第八版《理论力学I》,连下册都不考,只要有人指点就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顾虑,只需要我们专心把这一本书的内容搞好,而且主要是把计算题搞好。注意《理论力学》的基础知识、公式、概念以及它们在计算题中的运用十分重要,你只有掌握了基本概念才清楚公式怎么用,只有清楚公式怎么用你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另外一定要规范做题步骤,在平时练习时要养成好习惯。理论力学这门专业课只要有人引导其实学起来不难,而且各版块: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的学习难度差别不大,只要按我上边说的做,用心去学,分数不会低。

三、关于复试准备

(1)太原理工大学的复试相对来说是比较关键的,因为总成绩比的直接就是初试加复试的分数,所以复试一定要重视。

复试的参考书在学校官网很容易找到,科目很多,而且这些内容都可能会考,不过主要是在面试进行考察,而且各个科目我这里也有参考资料,把资料里的内容记熟也足以应付面试了;至于笔试,据往年学长所说,是考英语高数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四门的综合卷,当然这是两年前的考法,经过连续两年的网络复试之后,新的笔试的形式也真的无人可知了,我们普通考生也只能以往年情况作为参考了。 顶峰网

我们这一届统考进复试的五十人左右,录取的估计有四十人以上,因为我们这届初试专业课难度骤增吗,光过线的就不是很多。所以报录比显得相对较高。关于我们网络复试的内容真的就是老师想起来什么就问你什么,但是一开始的英文自我介绍都是固定的,这个可以放心用心的去准备,其他的就是看你各个科目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了,掌握的越深并且面试过程中叙述的越多越好。面试不要紧张知道什么就说什么就好。

四、最后建议及鼓励

其实太原理工大学力学专业相对来说不算难考,但在这个考研人数众多的今天也需要我们用心去准备。最好就要把过多的心思花在无关紧要的事物上面,不如玩游戏,其实你考上了有的是时间玩,不要在该努力的时候去玩,该玩的时候咱可劲玩,但是该干事的时候咱就要好好干事。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对方向,一定可以走进太原理工大学的校门,加油吧家人们!

太原理工大学力学专业考研分享?(考研冲刺:良好的备考状态让你复习效果更上一层楼?)

2016考研冲刺:良好的备考状态让你复习效果更上一层楼?

2016考研冲刺交流群:172491689
距离考研还有31天,抓紧这31天,考研成绩同样会发生飞跃式的增长。再次说说如何在最后冲刺阶段将自己调整为良好的备考状态。

考前最后阶段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但往往正是这个时候,很多考生的心中却充满纠结——考研备考自身的瓶颈期、周围同学的offer,国考职位的诱惑等等。
困惑和纠结
首先,如果考研失败,又失去了找工作的良好时机,将来怎么办?于是有很多考生在备考的同时,也不时的参加各种招聘会。
第二,此时很多考生开始做套题,之前是分章或者部分复习,一旦到了整体复习的时候,套题的正确率给部分考生带来的打击和心理落差会很大,很多考生也许会有欲哭无泪的感觉,甚至想到放弃。其实上述两种情况是考生在这个阶段很普遍的情形。针对上面的情况,下面给大家些许建议。
建议
一、关于找工作
大家都明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表现的过分贪婪,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在备考之初考虑到考研与国考、与工作的冲突。距离初试还有50天,你已经走过了150天,甚至250天,所以,你必须静下心来,不被外界干扰,尤其不要有“万一考不上怎么办”这类自我折磨的想法。
倘若因为最后的心浮气躁而功亏一篑实在可惜。如果考生心理实在纠结,看到心仪企业的招聘会,不妨也可以让同学去投一张简历,有机会去试一下,但是千万不要成为心理负担,要分清主次,既然备考,还是要以考研为主的。
二、关于心态
考研备考到了十一月份基本上就是心理状况在主导你的复习效率了。这时候同学们经常会遇到做了很多遍,却仍然错很多的现象,其实做不好是很正常的,突然要求自己在三个小时内把各个阶段的复习成果都展现出来,难免有所不适应。
大家不要将重点放在失望和惆怅上,而应该多去想一想我错在哪里?这个知识点我是不是已经掌握了?除了做题,我们在开始新一轮的复习时,总觉得之前的复习什么都不记得了,其实你不是不记得,只不过,你恰好走到了复习的瓶颈期,知识沉淀了。
这时候,你要多跟自己的朋友家人沟通,把内心的想法、忧虑都吐露出来。
三、关于成败
其实我想告诉大家考研无所谓成败,难道说你考上了就算是成功,考不上就是失败吗?考研,更多的是对人生的一个深刻认识。考上与考不上只是自我认识的一种结果罢了,重要的这段备考的日子,它才是美好的回忆,不然即便来日金榜题名你也不会体会热泪盈眶的欣喜与踏实。
接下来的日子,希望大家按照既定的复习计划复习,不计较当下的失败荣辱,不关心外界的纷纷杂杂。就像朱自清先生说过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最后,猎考考研祝大家考研顺利,加油!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太原理工大学力学专业考研分享?(考研冲刺:良好的备考状态让你复习效果更上一层楼?)

考研:考34所院校还是考之外的其他院校?

顶峰网(https://www.dfxinl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考研:考34所院校还是考之外的其他院校?的相关内容。

应该报34所,正如有些人所说,34所录取结束了国家线有可能才下来或没下来。所以调剂的话机会是非常大的,再说34的考生其他很多院校是很乐意接收的,只要他们有调剂名额。
再说,现在研究生扩招很多,如果不读好点的学校,毕业后怎么办?所以报34所,说不定就能考上呢!只要有目标就会有动力,报34所虽然比其他院校要困难些,但是正因为如此,含金量才高些,毕业后你的升值度会越高。我当时就是这样的想法所以考上了34所之一。希望能帮到你,祝你成功,加油! 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和我交流!

以上就是太原理工大学力学专业考研分享?(考研冲刺:良好的备考状态让你复习效果更上一层楼?)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顶峰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顶峰网:www.dfxinl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太原理工大学力学专业考研分享?(考研冲刺:良好的备考状态让你复习效果更上一层楼?)”相关推荐
太原理工大学力学专业考研分享?(中山大学 力学考研经验分享?)
太原理工大学力学专业考研分享?(中山大学 力学考研经验分享?)

太原理工大学力学专业考研分享? 太原理工大学力学专业考研分享 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1)首先要明白一点,考研选择大于努力,这是真的,你可能没经历过和我当初一样对这句话有所怀疑,但是我经历过并且录取了之后,才真的明白了这句话。选对了学校和专业首先就是降低了你考不上的风险,其次就是让你的学校配得上你的努力,就比如我的分数虽然比我两个舍友要低一点,但是我的学校却比他们好一个等级,这就

2024-10-25 23:04:38
太原理工大学复试考研考什么 太原理工大学复试考研资料
太原理工大学复试考研考什么 太原理工大学复试考研资料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考研初试和复试专业课考什么 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程序 一、复试对象 研究生院已公布的一志愿考生和同意参加复试的调剂生(推免生不需要参加复试)。 二、复试内容:包括笔试、面试、体检、资格审查等 1、笔试内容:笔试分专业知识和外国语听力两部分,所有试题均采用单项选择题。笔试成绩满分为13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其中专业知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

2023-09-10 01:18:16
考研进入倒计时,该如何做好最后的冲刺?
考研进入倒计时,该如何做好最后的冲刺?

考研进入倒计时,该如何做好最后的冲刺? 对于大学生来说当他们到了大四的时候就是面临一次抉择的时候,因为有部分同学就会选择去考取研究生学位也有的同学就会选择去就业,不论是哪一条道路都是非常不错的都是大学生对自己的一个定位。今 天距离研究生考试已经到达了倒计时的阶段还有20多天就要进行考试了,那么如何在这个时间段之内做好冲刺,让自己在考试的时候能够拥有一个理想的成绩,20多天就会显得十分的重要

2024-11-04 14:42:13
考研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效果最好?
考研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效果最好?

考研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效果最好? 考研最好从大一开始就踏踏实实学习,只有每门课学得踏实,最后总复习才不会觉得像是在预习,只有平时的功夫到位了,考研的时候,才不会觉得慌乱,任何一件事情匆匆忙忙,虽然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是那已经是最后没时间的地步了,是用来安慰别人的话,不能让他放弃。 说起考研现在就是最卷的时代,一代比一代卷,一批比一批卷,都是想为了有个好的结果,好的工作,说到底就是赚取更多

2024-07-19 02:46:45
管理类联考如何备考效率更高?
管理类联考如何备考效率更高?

管理类联考如何备考效率更高? 管理类联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备考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以下是一些提高备考效率的方法: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每周的学习内容等。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安排时间,避免浪费时间。 2.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非常重要。可以参考一些权威的教材和辅导书籍,也可以参加一

2024-07-19 13:51:18
太原理工大学考研流程 太原理工大学考研准考证打印流程
太原理工大学考研流程 太原理工大学考研准考证打印流程

太原理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研准考证打印注意事项及考场安排 一、准考证打印注意事项: 1、仔细核对个人信息 大家在从研招网下载好电子版准考证之后,要先仔细核对一下准考证上面的个人信息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再去打印。如果发现准考证上面的个人信息出现错误,不要慌张,及时拨打研招办和报考的学校。拿到准考证之后,请大家务必仔细核对姓名、身份证号、考试科目、考点等信息。 有的准考证上面还有报考

2023-07-20 16:38:34
笔译专业在职研究生备考经验 catti二级笔译考试怎样备考效果比较好?
笔译专业在职研究生备考经验 catti二级笔译考试怎样备考效果比较好?

catti三级笔译+口译备考? 如果你正处在准备CATTI三级笔译与口译的道路上, 不要怀疑,坚持与方法同样重要 。我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你,即使在工作繁忙中,三四个月的时间也能取得突破。 我的备考策略分为长线与短线两个维度: 长线坚持 :每日积累是关键。我用扇贝APP每日背诵50到100个单词,确保词汇量的稳步提升。经济学人是阅读的首选,哪怕只有半小时,也要保证阅读的

2024-06-14 16:56:58
2024太原理工大学考研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2024太原理工大学考研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2021太原理工大学考研报考条件? 2021太原理工大学考研报考条件包括:健康的拥护党领导的好公民;大学本科毕业生、高职高专满两年或两年以上、硕士和博士需要征得所在培养单位的同意。同时,教育部印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通知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部署做出明确指示,明确2021考研报名条件如下: 第十五条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

2024-01-05 03:45:46
栏目最新